电子顺磁共振实验仪点击次数: 发布时间:2019-08-05 08:54:15 |
1925年乌仑贝克和哥德斯密,为了说明碱金属原子能级的双层结构,首先提出了电子自旋的假说:电子作自旋转动,由于其带负电,故而电子具有的自旋磁矩的方向与其自旋角动量方向相反,但直到1944年扎伏伊斯基才首先观察到电子自旋共振现象。
电子自旋共振,即(ESR).它是处于恒定磁场中电子自旋磁矩在射频(或微波)场作用下所引起磁能级的跃迁。 1954年开始,电子自旋共振(ESR)逐渐发展成为一项新技术。如其研究对象是具有原子固有磁距的顺磁性物质,又称之为电子顺磁共振(即EPR)顺磁物质。如3d壳层未满的铁族与3d壳层未满的稀土族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,含有自旋不配对的自由基有机化合物都是研究ESR的重要对象。原子及离子中未偶电子的状态及其周围环境方面的信息,从而得到有关物质结构何化学键的信息,故电子自旋共振是一种重要的近代物理实验技术,在物理、化学、生物、医学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。
本实验要求观察电子自旋共振现象,观察顺磁离子对共振信号的影响,测量DPPH中电子的g因子,并利用电子自旋共振测量地球磁场的垂直分量。
可开设实验:
1、学习电子自旋共振的基本原理,实验现象,实验方法。
2、测量DPPH样品电子的g因子及共振线宽。
主要技术参数
1、射频频率:20~35MHz可调;
2、采用螺旋管式磁场;
3、磁场强度:0~50GS
4、磁场电压:DC 0~12 V
5、扫场电压:AC0~6V可调;频率:50Hz;
6、测量精度:优于 2 %;